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新刊速递 |《惊奇科学》:目标星辰大海,变换能量矩阵!
《惊奇科学》2024年6期“能量矩阵号”聚焦能量利用。前沿撞击介绍等离子体防护与电磁脉冲武器;高维碎片讲述戴森球、太空寻味之旅及低技术造高科技武器;迷雾档案探讨读心术;恐龙牧场参观中国甲龙养殖区;不可信辞典探究龙的真相。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4-08-02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 |《科幻世界》: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会一站式前瞻
《科幻世界》2024年8期看点十足。世界科幻大会前瞻助读者了解格拉斯哥大会,中国科幻人将亮相。小说阵容强大,有江波《星星的孩子》、潘海天《大水咆哮》等佳作。蒙面写手四强争夺赛第三组“蚀”开赛,奖品丰厚。还有李允夏《花,怜,针,链》、弦穹《亿光年的梦》等作品,精彩不容错过。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4-08-01 查看原文
【分论】《科幻小说的今天与明天》 :论科幻小说的出版(上)
文章指出出版业本质是商业,以盈利为目的。早期科幻小说主要通过杂志出版,1926 年《惊异故事》创刊标志着科幻小说作为专门体裁诞生,当时出版成本低,但作家稿酬也低。后来其他科幻杂志相继出现,如《惊奇故事》《神奇故事》等,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各杂志发展状况不同,《惊奇故事》因所属公司规模大等优势存活下来,而其他杂志则面临诸多困境。同时,科幻小说在书籍出版方面起步较晚,早期数量少且不被重视。30 年代末,科幻小说因粉丝活动兴起、经济复苏以及编辑的推动而蓬勃发展,新杂志不断涌现。
信息源:ZJU星弦幻协 2024-08-01 查看原文
《科幻人文》·青年圆桌:跨学科视野下的科幻研究与创作
“经验”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核心词汇,包括科幻能够提供何种新的经验、我们对未来的把握以及研究和创作的经验从何而来、基于个人的经验如何建构我们的研究和创作等等,而跨学科方法恰恰是坚持直面复杂多元的鲜活经验,进行有生气的交流和互通。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8-01 查看原文
【分论】《科幻文化》 第一部分 创造景观:导言
文章介绍了科幻小说的起源,1926 年雨果・根斯巴克创办《惊奇故事》,受 “工程师崇拜” 影响,旨在吸引年轻男性读者并促进工程学研究,但读者更倾向于创作小说。20 世纪 20 - 30 年代,科幻文学社区吸引了众多来自衰落中产阶级的年轻读者,他们在其中找到了共鸣。30 - 40 年代,被根斯巴克激发的年轻人推动了科幻文学发展,他们不仅创造了文类,还构建了一个文化利基和社交世界。文章后续将探讨科幻专业人士和粉丝如何共创共享世界、社区景观变化以及计算机媒体时代科幻社区的发展。
信息源:ZJU星弦幻协 2024-07-31 查看原文
问 道
用非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去探索未来解决之道,这似乎是近年来科幻创作的一种思潮。《问道》以诸子百家的大语言模型构造虚拟幻境,以此作为东方古老智慧的界面,不失新意,但仍可深挖其中纠缠不清的权力结构,比如构造大模型本身的信息处理架构本身是否也代表一种价值取向,诸子百家在历史流变过程中与权力的关系,都可成为未来故事的一部分。期待年轻的作者继续奋进发力,讲出更多更新更好的中国科幻故事。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7-31 查看原文
在光影世界中塑造人类的月球想象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舱携带着从月球采集的月壤样本,成功返回地球,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这一壮举标志着自2004年立项至今,中国探月工程历经20载光阴,七次成功任务,顺利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任务。尤其是在科技史上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返回,将中国人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类外太空探索的丰碑之上。而对于月球,在科幻电影领域早已出现过众多优秀的作品。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7-31 查看原文
科幻现实主义: 中国科幻电影的重要特征
2019年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被视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流浪地球》对宇宙文明的大胆想象和对标好莱坞电影工业美学的实绩,满足了国内观众对国内科幻电影的审美期待,《好莱坞报道》将其描述为“中国第一次全景星际奇观”。国内把电影《流浪地球》视为科幻电影元年的醒目坐标,核心动力源于其赓续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类型传统,以科学想象力、科技和电影工业美学的彰显,填补了当代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由此至今,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热潮。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7-31 查看原文
无限延展的科幻思维
《莱姆狂想曲》的结构非常奇特,五篇科幻小说皆由斯塔尼斯瓦夫·莱姆本人虚构,继而以天马行空并极具哲学思辨的方式进行点评。莱姆在创作中先建构,然后解构,在妙趣横生的评论中,渗透着对人性弱点的嘲笑、对时事政治的讥讽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见解。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7-31 查看原文
科技时代重思“人”的精神价值
面对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不确定时代的来临,以人类为中心的认知结构是否发生动摇?传统人文主义思潮发生了哪些转变?人文学者应该如何思考和应对一系列科技时代的认知、审美、伦理等难题?在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学会(ACCL)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2024年双年会议上,来自全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以“展望人类”为主题,重新辨析“人”的定义、话语与论述,在“后人类”语境中展望人类的生存姿态、生命意义与未来征途。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7-31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