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论文月报|2024年6月期
本期《月报》共摘选36篇论文,其中科幻文学研究9篇,涉及新南方科幻写作、历史意识、跨媒介叙事、跨文化传播与接受等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文本有《悬浮术》《美人城手记》《莫失莫忘》等。科幻影视研究22篇,涉及“机器妻”想象、后工业美学、日本女性机器人、科幻现实主义影视、存在主义等研究内容,以及影视作品《机器人趣话》《非诚勿扰3》《大都会》《荒岛机器人》《机器人总动员》《饥饿站台》等。专题研究5篇,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图像学、分身主体性危机、脑机接口的艺术革命、数字劳工等话题。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4-08-15 查看原文
研究成果 | 成都科幻产业的发展模式有何特征?
文章指出科幻产业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科幻产业已形成以四大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化发展格局且呈集聚态势。文章以成都为例,将其科幻产业发展分为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借助 “技术 - 组织 - 环境”(TOE)理论框架构建动力模型,分析得出技术赋能是核心驱动,组织主体协同性是有效支撑,多元环境提供重要保障,但成都科幻产业也面临技术迭代、创意落地及产业全链条完善等挑战。最后针对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现状,文章从鼓励科学研发、强化组织保障、优化组织生态三方面提出建议。
信息源:青年科幻研究实验室 2024-08-14 查看原文
推动中国式科幻创新发展
8月4日,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科幻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此次论坛以“中国式科幻创作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国科幻作品的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表达,推动优质科幻文学向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转化,助力中国科幻IP的国际传播,促进中国科幻电影高质量发展。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8-14 查看原文
锐话题丨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丨王晋康 刘慈欣
众人先是探讨中国科幻文学中故园乡愁的创作灵感,发现其受作家故乡经历影响各异。接着分析中国与西方科幻文学的差异,多数人认为虽有不同,但共同点也很多。在科幻创作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系上,大家普遍觉得有一定作用,但创作门槛并非很高。对于科幻与现实的关系,刘慈欣等作家发表了见解,还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科幻文学中的伦理观等话题,并推荐了相关书籍。最后,大家聚焦科幻文学与新质生产力的关联,认为科幻文学能激发创新思维,与科普、影视等结合能发挥更大作用。
信息源:时代文学1989 2024-08-14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第238期)|金力:简而言之,让我们弄点怪东西!
金力高中因《科幻世界》接触科幻,他认为科幻具有天马行空叙述方式和奇思妙想,定义科幻注重幻想且点子重要。他因看了科幻作品就想写而开始创作,觉得科幻写作无固定章法,与其他类型创作不同,他最喜欢《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追求让人沉浸其中的科幻作品。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08-13 查看原文
聚焦跨学科|程林:跨学科让我们自己的学科形成镜像自我
程林,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现任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AI伦理与治理工委会委员等。研究领域为机器人人文、科幻文艺和德语文学文化等。就机器人人文、中国科幻问题发表观点。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4-08-13 查看原文
聚焦跨学科|李国栋:以“行星”概念重置批判话语
李国栋,西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数字人文与医学人文等,出版专著《比较文学与区域研究:危机、挑战与整合》,就行星问题,赛博格与意识形态问题发表观点。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4-08-13 查看原文
当代科幻作家论科幻(下)
介绍科幻作家论述科幻的这一部分,如果不提请注意斯蒂芬·P·布朗的《科幻之眼》(1987年冬)的整个第一期,就不够完整了。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8-13 查看原文
郭沫杉|黑色未来:非裔/非洲未来主义视阈下的思辨小说与科幻电
论述与评介“非裔未来主义”与在此基础上伸延发展的“非洲未来主义”,特别是以这二者为中心观念形成的当代非洲思辨小说与科幻电影。1993 年出现的学理概念“非裔未来主义”已成为系统而富有影响力的文艺思潮运动,并衍生出新的“非洲未来主义”。二者共同倡导黑人拥有未来的主导权,关注非洲以及非洲移民的文化、思想、神话、哲学和世界观。这种试图改变人们对待非洲和地球未来的思考方式与艺术实践在今天仍能给具有类似遭遇的第三世界人民思考自我命运与未来带来启示。
信息源:科幻研究 2024-08-12 查看原文
聚焦跨学科|吕超: 存在论先于价值观和知识论
吕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科幻文学,主持相关国家课题两项,就中美科幻小说发展与科幻文学数智文明等发明发表观点。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4-08-12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