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校园新星 | 董舟洋: 用创造性的目光发现生活中的美
董舟洋自幼接触科幻,《海底两万里》令其印象深刻,他认为科幻是有科学依据、对科技发展有创意启发的幻想。高二假期,受《三体》启发,他开始科幻创作。其作品《止戈》源于对战争题材的思考,创作时面临逻辑和设定不够严谨的问题。董舟洋的创作灵感多来自日常生活和其他科幻作品,未刻意收集素材。在他看来,科幻既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兴趣爱好。他身边科幻氛围浓厚,常与朋友交流科幻话题。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11-09
查看原文
王瑾:卡戎与郁金香——评杨晚晴《墓碑》
《墓碑》篇幅不长,涉及的内容却很多,诸如气候、能源、爱情、政治与反抗,将这些连在一起的是终极话题——“死亡”,如果顺着“死亡”展开,深挖故事中提到的或者说引起我们反思的,诸如自杀的合法性与独特性、死亡的尊严,以及本文最底层的逻辑前提:灵魂不朽、灵肉二分,以及肉身朽坏后灵魂将继续存在的判断等关乎人类认识、价值根基的宏大问题,或许足够我写完博士论文。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11-08
查看原文
后疫情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策略研究
疫情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全方位冲击,改变了产业格局、创作理念和文化审美,也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偏好。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幻电影肩负构建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应探索新的发展策略。文章提出,中国科幻电影可通过创作中等工业制作的软科幻电影,发挥其契合后疫情时代观影需求的优势;借助跨媒介叙事,拓展内容创作空间;打造中国科幻美学,减少观众的 “违和感” 。在发行放映方面,重工业科幻电影可遵循传统阶梯窗口模式,中等工业制作的软科幻电影则可灵活调整发行模式,以此推动中国科幻电影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
信息源:科幻产业研究 2022-11-07
查看原文
从“找水”到“采样”,探索火星生命之谜
火星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科学家对其乌托邦平原兴趣浓厚,“天问一号” 携 “祝融号” 在此着陆并持续探索。诸多探测表明火星曾有宜居期,“祝融号” 数据显示火星表面曾受水活动改造。寻找水是火星探测重要目标,未来将围绕 “火星水 —— 宜居性 —— 生命搜寻” 展开研究。采样返回是未来火星研究重点,日本、美国及中国都有相关计划,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实现火星取样返回。目前面临采样地点、时间选择等难题,需多方协作解决。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11-04
查看原文
“智猿”的自白
文章为一篇科幻短篇,以 “智猿” 自白展开,“智猿” 本是科塔行星上的程序代码,受神秘力量掌控。它曾参与将一颗恒星改造为宜居行星。此次因地球环境恶化,被派来帮助地球重启健康机制,却因北极磁场互换致使粒子传输机坠毁。“智猿” 在亚马逊雨林复制自身后,虽遭人类军队围攻,但仍完成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检测并安置好健康重启装置。最后 “智猿” 警示人类要保护地球,并启动自我销毁模式。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11-04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2年10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2年10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影视新闻、书籍出版、奖项评选、讲座开展、论坛举行、学术研究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11-04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黄嘉宁:在科幻中体味百态人生
黄嘉宁于 2019 年正式系统接触科幻,儿时也有过相关作品接触经历。他喜爱阿西莫夫的作品,因其文笔生动、叙事宏大、逻辑严谨,且与自身性格有相似之处。同时,他对《弗兰肯斯坦》《索拉里斯星》《三体》等作品也十分感兴趣。在人与机器人关系方面,黄嘉宁认为阿西莫夫 “机器人三定律” 虽有漏洞,但为机器人与人类和谐共生提供了一种猜想,随着机器人发展,需对该定律进行补充完善。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11-02
查看原文
周旦雪:身体作为一种反叛——评修新羽、范轶伦近作
阿甘本在《神圣人》一著中指出,“身体是一个双面性的存在:既是向至高权力屈服的载体,又是诸种个人自由的载体。”在两位九零后女性科幻作家——修新羽和范轶伦的作品中,借由这种身体的双面性,生命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被重新探索。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11-02
查看原文
科幻江湖 | 动画《银河之心》上线、阿瑟·克拉克奖颁奖...
2022年10月,科幻领域动态频出。科幻动画方面,《银河之心》上线B站,播放量可观,《三体》动画也定档12月3日开播。奖项方面,阿瑟·克拉克奖揭晓,第八届“晨星杯”中国原创科幻文学大赛启动。同时,众多科幻相关作品和动态涌现,如《世界科幻动态》发布、多部科幻影视有新进展、部分科幻游戏情报公开。此外,该月还有诸多科技领域的惊奇快讯,如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我国成功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等。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11-01
查看原文
斯特普尔顿及其科幻著作《造星主》:星群与尘埃
如果说波兰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中国科幻界2021年的关键词之一,那么,威廉·奥拉夫·斯特普尔顿《造星主》中文译本的正式问世无疑在2022年掀起了另一波响亮的水花。
信息源:文艺报 2022-10-31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