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开拓梦想的星空
《星际穿越》讲述未来地球面临危机,库珀担任“永恒号”驾驶员执行寻找新家园任务,其女儿墨菲也通过理论研究助力人类找到新家园。作者认为这部作品充满想象又具备严谨科学精神,以可行却危险的太空旅行,反映人类为生存将 “科幻” 付诸实践,体现当下科学家的梦想。同时,作品展现了库珀父女为拯救人类坚守信念、共同努力的过程。作者指出科幻作品能在大众与科学间架起桥梁,指引人们探索未来。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11-25 查看原文
跨越时空,科学文艺精品历久弥新
科学文艺以科学为基础、宣扬科学为目的,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良好,涌现众多作品。但读者识别精品存在困难,年轻读者对优秀历史作品了解不足。为此,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与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打造 “中国科学文艺名家名作精品书系”,已出版两辑获认可,第三辑也已推出。编选时兼顾科学准确性、文字优美性、可读性及多种形式与不同时代作家。尽管部分作品受时代局限,但对科技的憧憬和人类情感仍能跨越时空,给读者带来触动。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11-25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小说史”叙述的可能性与治史实践
。在中国学界,科幻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或许存在这样一种犹疑:20世纪的科幻小说能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著史脉络?在这之外,“科幻文学如何写史”,这对本土学人来说也是一个缺乏经验的任务。步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面对上述充满挑战的课题,吴岩主编的《20世纪科幻小说史》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无疑在本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典范作用。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11-25 查看原文
讲座回顾|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
7月13日,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詹玲老师立足于新出版的著作《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以下简称《转型研究》),以“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为主题,与广大师生共同围绕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研究、中国科幻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等相关专题问题进行了交流。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2-11-24 查看原文
江波《红石》创作谈: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只存在五种正多面体?
2022年11月,科幻作家江波的新书《红石》上市。在创作谈中,江波表示《红石》继承《银河之心》的宇宙架构,但创造文明比人类强大。他受阿瑟·克拉克“太空神秘主义”影响,构想了超越人类认知的红石。选择正二十面体作为红石的形状,是因为正多面体仅有五种,他希望其能象征宇宙结构。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11-24 查看原文
雨果奖“死亡之年”,这本小说将颠覆你的三观!
11月20日,主题沙龙在成都举办,围绕雨果奖得主约翰·瓦利及其新书《蛇夫座热线》展开讨论。瓦利此前三度获雨果奖,其作品受社会现状影响,想象丰富、风格独特。八光分引进其“八星宇宙”系列,《蛇夫座热线》设定新奇,探讨诸多新潮主题。编辑为提升阅读流畅度做了工作,该系列连接大众与先锋科幻阅读,读者能从中感受前瞻性。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2-11-24 查看原文
星河:炸进科幻的漩涡
星河是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从事科幻创作多年,其作品深扎青少年科幻文学领域,带有浓厚的青春气息。近日,由北京作协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2精品研推工程第二期——星河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信息源:中国作家网 2022-11-24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杨之昱:捕获梦照亮现实的时刻
杨之昱在大二或大三时开始科幻创作,其与科幻结缘过程自然,最早接触的科幻作品大概率是《海底两万里》。他的获奖作品《长安、长安》源于在幻协群的灵感,结合 B 站视频的启发创作而成,虽对作品存在不满,但珍视创作过程。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他认为这种视角有制造盲区、输出情感的优势,也存在易矫情的问题。创作中,杨之昱没有固定原则,秉持 “故事书写自己” 的理念 。他虽未去过长安,却因相关诗句对其产生情感并融入创作 。科幻创作在空闲时间进行,为他带来情感输出、结识伙伴等收获。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11-23 查看原文
商贤杰:《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书评
一直以来,中国科幻史料的挖掘都有一个难点,往往历时久、涉及面广、接触面多,难以保证原始资料的保存。挖掘史料并正确、认真地解读史料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解释任何东西,你都需要历史资料,而没有历史资料,你根本无从下手。吴岩教授撰写的《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是对近百年来挖掘的中国科幻资料的最好诠释。在此之前,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从未以学术的方式被书写。虽然从构思到完成用了十年的时间,对于一种文学类型来说,《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的问世可谓意义重大。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11-22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 盛立筼: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
盛立筼从小学开始接触科幻,大学时因对科幻的热爱加入东华大学平行界科幻协会,期望将科幻发展为副业,让其成为生活方式。他在社团收获了对科幻产业的认知、朋友及创作动力。虽任期遇疫情,参与组织活动有限,但参与了与其他学校社长的联谊,敲定小说接龙活动,还负责新媒体运营。盛立筼喜欢何夕的《六道众生》,同时受《刀剑神域》《赛博朋克 2077》等商业化及 ACGN 亚文化作品启发,认为科幻创作不应受原则束缚,要做到逻辑闭环、文以载物。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11-1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