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社长专访 /AJ:社长要勇于开拓
AJ 初中因《三体》接触科幻并深深着迷。高中时因学校没有科幻社团,大学入学前便加入了武大科幻协会,希望与志同道合者一同交流 。在社团工作中,AJ 与工作组伙伴相互帮助,尽管社团建设遭遇招新混乱、缺乏指导老师、疫情冲击等难题,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得以克服 。AJ 任期内,协会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科幻最佳团体奖,这是协会成员共同的骄傲 。在社团管理上,AJ 认为要用爱与兴趣凝聚成员,给予福利和荣誉,建立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同时社长要勇于开拓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9-29 查看原文
《倒悬的天空》:古典神话与女性主义的精确映射
苏洁涵评程婧波的《倒悬的天空》。该小说属科幻中的“科学奇幻”亚支,背景基于古典美学,人物和背景设定精巧。故事由女性主导,体现女性与自然关系及女性主义,姬亚娜打破束缚飞向自然。文中融入神话元素,如海豚座故事引导自然伦理价值。虽有过度唯美致情节模糊、“喷泉”描写等问题,但工艺性及女性世界观仍引人关注与探讨。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9-29 查看原文
“科技艺术+”专栏02丨着陆地球的科学与政治
人类学家、思想家布鲁诺·拉图尔是科技与社会研究(STS)的领军人物,也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其代表作《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中倡导将自然和社会的对立二分转化为混合话语(hybrid discourse),来解决西方现代性带来的普遍危机。近年,他将在《自然的政治:如何把科学带入民主》一书中对“政治生态学”的核心论述和思考延续到两本新书——《面对盖娅》(Facing Gaia)和《脚踏实地》(Down to Earth)中,继续关注环境问题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信息源:信睿周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生活如此平凡,好在还有科幻
电影《信条》引发热议,近年来科幻受关注,如刘慈欣、郝景芳获雨果奖及《流浪地球》成功。詹姆斯·冈恩在《交错的世界》中指出世界已追赶上科幻脚步,科幻小说与现实相互影响。从早期科幻主题出现到如今题材多元,科幻小说涵盖诸多未来事物与危机。它是关于未来与变化的文学,能培养预测未来习惯,其不断发展,在世界追赶时已迈向新领域,勾勒着想象的新边界。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9-28 查看原文
前岸:科幻与幻想小说的“设定”艺术
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的创作逻辑有显著的差别,但科幻的本质是基于科学的一种幻想,在此暂且将它们一并当作“幻想小说”。与之相对应的是“现实小说”——书写人类现实生活的作品,无论其风格是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现实主义。这样根据书写题材的不同,建立了极简的二元分析模型。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没有大人的房间》:我们能够到达的真实
杨晚晴评克劳德·施策尔的《没有大人的房间》。小说以克里斯蒂安的经历展开,他从意大利旅行归来遭遇新冠疫情改变的世界,辗转回国又到中国。疫情使世界陷入混乱,美国缺位,全球化退潮,各国经济受创。克里斯蒂安经历失业等困境后成为小说家,其女儿安心作为“新冠一代”体现时代变化,小说借人物折射时代,展现疫情下世界的真实与希望,最后传达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信念。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9-28 查看原文
安若水:科幻与“科学人”书写
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人文主题应该与科幻合二为一:科学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如何影响社会变迁,人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21世纪的社会无法回避这些基本问题,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核电……《临界》的每个故事都从不同的科幻点上剖析了这个主题。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方块世界里的三体美学
《我的三体》最初是一部由粉丝创作的同人作品。2014年,一名ID为“神游八方”的网友在B站(bilibili)上传了一段用沙盒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简称“MC”)录制的《三体》同人动画,后成为《我的三体》第一季,尽管制作粗糙,还是获得大批书粉的支持。从第二季《罗辑传》开始,《我的三体》获得了官方改编授权和全资支持。2020年1月播出的《章北海传》是《我的三体》系列的第三季,也是最受观众追捧的一部,位列于B站国漫榜单5部9.9分“神作”之一。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关注人类命运 追寻民族文化闪光点
疫情发生以后,有空闲、爱阅读和思考的读者明显多了起来,“枕边书”成为必需品,其中,科幻类文学作品持续走红。而院线制片方在经历了影院关闭、影视陷入低谷后的特殊时期,亟需从危机中寻找发展的良机。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不 死 岛
徐彦利的《不死岛》触及到人类最终极的问题——生死。科学家凉宫达也梦想通过永生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并重塑人类历史,但从未想到事情会脱离他的掌控。精心建造的不死岛不仅没有成为人类乐园,反而变成污浊龌龊之地,岛民们因为永生而丧失了继续创造与奋斗的动力,动物般浑浑噩噩地生存着。当他开始羡慕死去的妻子,便消解了“永生是最大的善”的说法。这是一篇充满思考的寓言,其负载的哲学内涵与科幻意义交相辉映,使之成为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优秀科幻小说。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