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创作中的设定网络
在科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世界设定是一个极其重要且不可绕过的前期阶段。然而,如何为一篇作品构造出合理而自洽的世界设定,却是令很多作者感到困惑的难点。本文从科幻设定的意涵和特性出发,分析了不同设定对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范围,提出设定具有不同层次之分。在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中,不同层次的设定通常会相互连接,形成链式或网络状结构。通过设定网络的构建,我们也可以梳理出作品的逻辑链条,从而增强其合理性与自洽性。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9-17
查看原文
塔罗斯: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
2018年,美国学者阿德里安·梅尔的作品《诸神和机器人》问世,立刻吸引了古典学界与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关注。梅尔认为,机器人、皮格马利翁的雕像以及青铜机械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造出,而非生成”。在梅尔看来,当代人认为产生于现代社会的人造生命、基因改造、自动机械等科技,实际上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已有相关想象。本文介绍古希腊时期有标志性的早期机器人形象塔罗斯,并着重探讨其在古希腊传说和史诗中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9-17
查看原文
机器人的诞生与人的神化
机器人不仅是机械设计的产物,它的历史也不仅是机械史,因为它首先存在并活跃于人类想象中。人文领域的机器人现象当然不止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或者银幕上的“终结者”形象。本期机器人研究小辑分别选取了古代和当代机器人叙事的开端代表作,以展现机器人人文的历史维度和丰富画面。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9-17
查看原文
詹姆斯·冈恩:《交错的世界》第十一章节选
现实世界与科幻世界创造了彼此。在科技每天都将人类的想象变为现实的今天,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的脚步!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9-16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徐洞天:最大的收获是一群好朋友
徐洞天因母亲是图书管理员,小时候常去图书馆,小学时读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后爱上科幻 。中学时看到南大科幻社玩梗招新海报,对社团生活心生憧憬,高考后加入并最终担任会长 。协会活动丰富,包括线下观影、征文、主题活动及合作活动,水群也是重要交流形式,徐洞天最喜欢作家讲座 。管理社团时,他认为明确社团定位很重要,遇到传承和学校官僚管理方面的困难 。他任职期间举办了海因莱茵逝世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与八光分合作邀请作家讲座等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9-15
查看原文
女科幻作者作品小辑评论
刘小震云对女科幻作者作品小辑进行评论。王侃瑜的《揽星号》借黑洞时间差讲述简单爱情故事,情节叙述达标但缺亮点。周子湘的《月球异乡人》试图宏大叙事,融合多元素但未产生新效应,且视角与设定存疑。彭思萌的《分泌》前半部分出色,后半因视角转换致风格节奏变,虽有新意但似速成品。三篇行文细腻,各具特点与不足,反映女性作者科幻创作的多样面貌。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9-15
查看原文
会议回顾 | 伦敦科幻研究协会:超越边界:帝国、身体与科幻文
此次会议于 9 月 10 - 12 日在 Collaborate 平台举行,规模较大,53 位学者在 18 个专题中分享观点,还设有两个圆桌讨论环节。会议内容丰富多样,主旨演讲者探讨了英国殖民历史、种族制度以及后殖民语境下的移民问题,强调科幻作品在打破种族边界方面的作用;多个专题从不同角度研究科幻文学,如中国科幻作品中的语言、环境与身份认同,废托邦体裁中的边界概念,以及科幻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涉及的作品包括《语膜》《荒潮》《第一区》等众多小说和电影。
信息源:科幻巴别塔 2020-09-14
查看原文
詹姆斯·冈恩:《交错的世界》第一章节选
原书出版于1975年,冈恩教授补充了新的章节,将时间线提至21世纪并充实了亚洲部分,使新版本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新、最权威的世界科幻小说史。
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小说,但科幻小说已不在那里。它已如火箭一般飞速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描画着想象的新领地,进一步扩张人类可能完成的事业的前沿。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9-14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科幻世界》译文版:金·斯坦利·罗宾逊专辑
《科幻世界》译文版2020年09月刊为金·斯坦利·罗宾逊专辑,精选其七个故事,展现大师风采。内容涵盖未来威尼斯人在城市被淹后的抉择、“小男孩”原子弹的别样结局等。此外,刊物还收录其他作家作品,如简·玛丽·沃德的《冰箱》、南希·克雷斯的《商业成本》等,分别讲述女性困境与能源变革相关故事。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9-13
查看原文
科幻茶馆 |《科学警世的传统——读〈弗兰肯斯坦〉》彩虹
《弗兰肯斯坦》采用三层叙事结构,以航海者华顿的信件开篇,讲述了弗兰肯斯坦创造科学怪人,后又抛弃他,导致科学怪人报复,最终二人同归于尽的悲剧故事。玛丽・雪莱凭借这部作品常被称为 “科幻之母”,其经典性颇高且入选高中英语课本 。文章指出,小说具有科学警世作用,反映了科技发展超越人类伦理道德步伐所引发的悲剧。弗兰肯斯坦创造科学怪人却未能妥善对待,致使一系列悲剧发生 。科学怪人虽努力融入人类社会,但因外貌及人类社会伦理关系的复杂性,始终无法被接纳,最终走向黑化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9-1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