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E.T.外星人》:穿越时空的童年幻梦
对外星文明的探索曾是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风潮之一,其时,“外星人”“飞碟”被炒得火热,探索地外文明的《飞碟探索》杂志也于1981年创刊,一度引领国内探索地外文明的风潮。我对外星人的初始印象源于童年时看过的一部科幻电影《E.T.外星人》,其中塑造的外星人E.T有着硕大的头颅、懵懂的双眼、细长的脖颈、企鹅般的身体,以及扑面而来的湿滑感。这部由美国环球影业1982年出品的影片,由斯皮尔伯格执导,讲述了小男孩艾略特与意外在地球迷失的外星人E.T之间互建友谊的感人故事。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父亲,我们身体里的深渊”
我觉得我的人生路径和创作路径都很像跳棋里的一种走法。散漫地前进,多线展开,借助自己和别人的棋子向前。一条摇摇晃晃的路线,非常不高效,非常浪费,但是我自己还挺喜欢。
科幻,提供一种新的在场方式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9-28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杨贻斐:好奇心是我们的珍宝
杨贻斐初一因《海底两万里》接触科幻,高一开启创作,因学业高三暂停。创作源于生物课上对叶绿体的好奇,科幻创作于她而言是记录好奇心的方式 。创作在其生活中,灵感缺乏时是放松娱乐途径,有灵感时则占据大量时间,创作目的单纯为享受 “想” 与 “写” 的过程 。她喜爱《残次品》,赞赏其宏大背景与对未来社会冲突的探讨 。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关注生物科技发展,尤其是癌症治疗研究 。作品《“完美” 教师》构思源于对教师职业不可被机器替代的思考,强调教育中灵魂共鸣的重要性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9-26
查看原文
宝树谈《星髓》:它为什么能成为销量黑马?
《星髓》是科幻世界畅销的引进硬科幻图书,讲述人类在“大船”世界繁衍生息,探索队前往髓星后形成复仇文明的故事。宝树认为,其成功在于“大船”设定击中科幻爱好者的兴趣点,对大船结构的描绘与故事紧密结合,文字精确有画面感,时间跨度宏大,永生者的故事也很精彩。此外,作品凭借自身内容和想象力打动读者,而非靠外在噱头。《星髓》入围2020京东文学盛典,科幻世界还有其他3本图书入选,参与投票有机会获赠《星髓》 。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9-25
查看原文
徐彦利丨与科幻纠缠的20年
徐彦利回顾与科幻纠缠的 20 年。2000 年因征文比赛与科幻结缘并获奖,随后开启创作之路,发表众多科幻作品,还涉足漫画脚本创作。其作品屡获星云奖,也参与了诸多科幻项目合作。因对主流文学评论失望,她投身科幻评论,参与多个研究团队,出版相关学术著作。她深感中国科幻创作与评论发展的不平衡,遂专注科幻研究,在科幻领域持续深耕,即便历经行业变迁,对科幻的热情仍不减。
信息源:N星云 2020-09-25
查看原文
熵减会引发时间倒流吗 ——《信条》中的科学问题(上)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信条》时隔三年回归,影片兼具动作与间谍片元素,构建独特物理世界,其以熵为科幻设定展开故事,引发关注。文章指出,虽电影中通过机器逆转熵实现时间逆转的设计巧妙,但从科学角度存在漏洞,如熵减并不必然导致时间倒流,且电影中机器难以构成封闭系统,与现实物理规律相悖。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9-25
查看原文
爱丽丝带你漫游量子奇境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罗伯特・吉尔莫的《爱丽丝漫游量子奇境》,由罗会仟作序。这是一本科普小说,以爱丽丝视角展现量子世界,有别于常见科普书,兼具情节与多种描写,比伽利略的类似作品更丰满。其用生活化例子阐释原理,通俗易懂,还涉及夸克等前沿知识。在国家重视科技发展、提升国民科学素质的背景下,此类科普书有助于民众了解量子力学,推动国家民族科学进步。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9-25
查看原文
李英:科幻文学不再“小众化”
近几年,北京的科幻出版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并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体量和影响比较大的出版机构有科学普及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博峰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等。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9-25
查看原文
肯·麦克劳德:科幻小说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
于我而言,有三种想象未来的方式。
第一种是基于宗教预言或对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愿景。
第二种是以合理的途径制定理想社会的模式,然后以这种模式为范本进行架构。
第三种方式就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在当下寻找未来的种子。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9-25
查看原文
【科评】归芜科幻作品赏析
归芜是一个很有辨识度的作者,她的文字给人一种很俏皮的感觉,这在以理工科背景为主的科幻作者群中是不多见的。归芜的作品受到一些克苏鲁的影响,但主要是视觉方面的,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学作品,克鲁苏基于未知和神秘所带来的恐怖感对她没什么影响,事实上她的小说也很少让人感到恐惧。归芜对视觉的偏好也影响了她的创作,归芜很善于在小说中展开繁复的视觉化描写,比如《长发之星》中的长发虫,《涂鸦》中的铁龙,无不扭曲诡异,非常有意思。
信息源:蝌蚪五线谱 2020-09-2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