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专访小高鬼
小高鬼并非自幼痴迷科幻,而是因偶然接触科幻杂志开启创作之路。他将地方人文历史与科幻结合,创作了诸多深受小读者喜爱的作品,还成立 “小高鬼读书团” 推广阅读。在访谈中,他从科幻作家视角出发,认为瘟疫可怕但能激发创作,也会推动生活方式变革。他设想未来瘟疫呈两极分化,担忧顽抗变种病毒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7-01 查看原文
加强科幻研究,面向更好未来
新世纪中国科幻以《三体》获奖为标志进入正式发展期。当前中国科幻研究有三个重点方向:一是深入认知科幻本性,总结其中国化道路;二是探究科幻从文学向其他媒介过渡的机制;三是站在更高层次认识科幻产业,需重新定义产业范围,用科幻特征扫描产业大盘探索发展路径。海南壹天视界投身科幻产业研发与市场化,有望助力国家创新与文化发展。
信息源:N星云 2020-07-01 查看原文
人工智能与文学批评
科学研究的实质就是不断粉碎一些从外部模糊感知到的大而化之的概念,在具体细化的分类范畴中一点点推进,去探索那一个个未知的黑箱。但文学批评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不可能知晓一切,对陌生领域的无知并不丢人,但我们依旧可以谈论一切,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所熟悉的领域。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7-01 查看原文
韩松《山寨》:现实的尽头是科幻
韩松的《山寨》在故事开头,看起来很像一个写实的故事:一群作家应某企业家邀请,到一处远离尘嚣、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去开所谓的研讨会,在企业家和作家之间,在作陪的作家们和研讨会的女主角之间,有些隐藏的故事线索似乎就要展开,这类屡见不鲜的情节像是《儒林外史》的当代延续……但突然间,富有讽刺性的写实场景改变了性质,科幻的异世界从熟悉的日常现实之下突兀地呈现出来,研讨会所在的“山寨”突然变成犹如“异托邦”(heterotopia)那样的灾难性另类空间,整个世界幻化成神秘未知的末日舞台,唯有山寨残存。
信息源:《中国作家》杂志社 2020-07-01 查看原文
光线“彩条屋”创始人接盘《三体》电影
十月文化和田晓鹏首次转型挑战真人电影能否成功?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0-06-30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张泽宇:科幻科幻,科+幻,二者缺一不可
张泽宇受日本动漫影响接触科幻,如《铁臂阿童木》等。毕业后虽关注社团频率降低,但留意到科幻社团生存环境因大众科幻作品的涌现而改善 。他认为传承对科幻社团并非必需,大工科幻协会有举办征文活动和参与社团嘉年华的传统 。张泽宇对科幻的定义是 “科 + 幻”,强调科技与幻想结合,但作为社团管理者,更注重科幻的幻想部分与作品质量 。对于 “硬科幻”,他认为社团活动不必刻意追求,科幻的文学内涵才是关键 。他指出高校科幻社团应避免官僚化,宣传方式要多元化,避免局限于传统征文形式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6-30 查看原文
从恐惧变为期待——不明生物小议
本文是《银河边缘 006:X 生物》小专题特别策划导读。古代因信息匮乏,不明生物常被视为未知事件谜底,如俄罗斯“迪亚特洛夫事件”、尼斯湖水怪等,《山海经》及古希腊神话中也有诸多记载,这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竞争产生的恐惧。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不明生物从恐惧转为期待,新物种发现意义重大。文中还提及相关科幻作品,并介绍了凯济·约翰逊的《二十六只猴子,亦即深渊》。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6-30 查看原文
科学百科 :简单扼要地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怎么一回事?
牛顿运动定律中速度的相对性,不同观察者对物体速度的测量结果不同 。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光速在任何情况下都恒定不变 。为保证光速不变,爱因斯坦提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加,物体在运动方向上长度会缩短,质量会增大,时间流逝速度会减小,且质量与能量等价 。1905 年,他归纳匀速运动物体规律,发表 “狭义相对论”;1915 年,他得出变速运动物体规律并对引力作用进行新表述,形成 “广义相对论” 。亚原子粒子的观测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性,不过在通常速度下,爱因斯坦定律的效应极小,牛顿定律仍适用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6-29 查看原文
在科幻时差中叙述中国 ——一种理解《流浪地球》的框架
《流浪地球》是在中美科幻时差中,学习好莱坞科幻奇观电影模式的产物,但同时它也试图以暗含中国时间延续与历史背负的科幻设定为跳板,楔入更多的本土情绪与当代价值,以呈现超越《战狼2》的中国叙述。这种既在科幻时差中追摹美国模式,又力图寻找中国特色,既借助主流话语,又与之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有利于电影寻找到市场的最大公约数,赢得丰厚的票房,但也势必使其成为意识形态对立、撕裂和争夺的场域与对象。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6-28 查看原文
科幻电影我们看什么|央广文艺之声采访
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台《文化聊吧》就科幻电影采访孙佳山和西夏。他们谈到科幻电影有娱乐和文化之分,科幻题材如瘟疫类作品具“异托邦”内核,科幻电影在处理极端情况上独特。好科幻应具启迪认知和惊奇美学功能,不分软硬。以《流浪地球》为例探讨了不同国家地区创作差异,还提及科幻文学在媒介迭代下的处境,其虽面临挑战,但仍是传统印刷文学的重要回响。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6-28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