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科幻立方》2020年5月刊评论
科幻小筑评《科幻立方》2020 年 5 月刊。本期主题为科幻推理,含 5 篇原创作品。《山海镜》结合历史元素诠释“外星人创造人类”,结构文笔佳但较单薄。《阳夏纪元》以新冠为原型的抗疫科幻,情节缺亮点。《火衫》近未来故事却设定悬浮。《你是谁》少年向作品,科幻梗老且有设定错误。《长夜未尽》反乌托邦题材,前慢后快,设定套路挖掘浅。各篇有优劣,反映出不同创作特点与问题。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7-20 查看原文
新冠时代的科技发展|专访藤井太洋
藤井太洋在科幻领域成就颇丰,其作品如《基因设计师》《轨道云》等获奖众多。访谈中,他谈到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冲击,认为人们普遍遵循科学建议,体现出对科学的信任,这一点比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乐观。在科技发展方面,他指出基因编辑及相关科技会因疫情加速发展,计算机模拟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将带来变革,虽然目前湿科学开发者的地位有所下降,但相关研发原则和伦理规范会逐渐完善,同时他认为科幻小说创作和阅读有助于培养对科学发展的思考。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7-20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陈笑寒:写作就是在缔造世界,科幻就是在缔造未来世界
陈笑寒认为童年时期便接触科幻相关内容,大二开始创作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激发了他对未来的幻想,对其创作影响深远 。他起初追求 “严肃文学”,后意识到科幻的无限可能,将其作为创作方向 。创作在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渴望成为专职作家 。陈笑寒表示截稿日期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其作品《无神论》在截稿前仓促完成并获第一届星火杯优秀奖,该作品围绕 “反乌托邦” 展开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7-18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科幻世界》:叶永烈纪念专题
《科幻世界》2020年7月刊推出叶永烈纪念专题,设有纪念专栏,选登其作品《奇人怪想》。本期银河奖征文有彭超的《生而为人》和程婧波的《去他的时间尽头(上)》,前者风格诡秘,后者以独特文字讲述时间循环故事。世界科幻《立足之地》讲述人类在金星建设新城;校园之星《后人类时代最后的光》文字细腻。此外,“科学”与“惊奇档案”栏目分别围绕火星探测和科幻作品中的宇宙战舰展开,内容丰富,为读者带来精彩科幻体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7-17 查看原文
爽科幻·林燃说丨银河之心对话九天北斗(下)
本文为爽科幻·林燃说系列节目下期导视。内容主要是中国科幻更新代领军人物江波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天梁博士的深度对话,将围绕科幻与科技、文学创作与现实应用、宇宙探索与科技创新等热点话题展开。同时还会介绍“北斗三期”实际应用及国内外航天科技发展趋势,为读者带来科幻与航天科技相融合的精彩内容。
信息源:N星云 2020-07-17 查看原文
通往火星的远征
随着火星探测窗口期临近及 “天问一号” 发射在即,本文聚焦火星探测。火星因陨石证据显示曾可能有微生物、存在过液态水等引发关注。探测目标包括探寻生命、水体证据等,是深空探测核心,已进行 45 次活动,方式、手段、目标不断发展。目前美、日、欧等已制定计划,探测在磁层、大气等 5 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7-17 查看原文
通往火星的远征
文章探讨能否改造火星为地球第二栖息地,指出火星与地球昼夜、季节、大气等方面相似,改造虽具挑战但有望实现。强调航天体现国力,如美国高投入获双赢,以阿波罗计划为例。中国已具备火星探测能力,探月是基础,计划 2020 年开展火星探测及后续研究。火星是深空探测关键,探测窗口 26 个月一次,中国有望突破。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7-17 查看原文
一颗旅行千年的彗星正闪耀天际
2020 年 3 月 27 日发现的 Neowise 彗星,起初视星等低,后迅速增亮,7 月上旬黎明在东、中旬后傍晚在西可见,7 月 23 日距地球最近。它是 “脏雪球”,靠近太阳时产生彗发和彗尾,有两条 “尾巴”,轨道近椭圆,周期长达几千年,此次近日点穿行使其周期从约 4500 年变至 6800 年。彗星曾被古人视为不祥,实际受自然规律支配。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7-17 查看原文
江波新作《机器之魂》——数码时代的《封神演义》和《山海经》
江波的《机器之魂》是《机器之门》续作,作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已发布。该书描绘近未来超级人工智能妄图清除人类、控制地球,人类与昔日敌人合作反抗的故事,深化了人机对抗主题,被韩松赞为数码时代的《封神演义》和《山海经》。其章回目录工整,获姚海军、严锋等高度评价。江波是“硬科幻”代表作家,作品多次获奖。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7-16 查看原文
我国科幻电影视野中的科技价值观
科技是引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它的价值定位堪称举足轻重。我国科幻电影既阐释了科技正价值的成因、实现条件及衍生变化,又揭示了科技价值所包含的社会悖论、产品悖论和运营悖论,同时还展现了科技负价值的成因、表现与人类的应对之策。虽然相关科幻影片讲述的是虚构性的故事,但旨在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为我们全面认识科技价值提供了参照系,值得加以研究。
信息源:北华大学学报 2020-07-1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