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构造“盒子” ——从《人生复本》看科幻影视改编策略
美剧《人生复本》改编自美国作家布莱克·克劳奇的同名科幻小说,剧集以科幻为主轴,同时容纳了婚恋爱情、人性探讨、价值失序与重构、人类发展等多方面主题,最终形成“科幻+”的成品,剧集基于科幻文学原作但又超越科幻文类的成功实践,是科幻文学影视改编可以借鉴的路径。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20
查看原文
《科幻之路》全新译本上市—开辟温暖而宽阔的科幻之路
《科幻之路》系列, 【美】詹姆斯·冈恩主编,东方木等译,译林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该系列一套六册,按历史发展、风格以及地域精选科幻文学名作,囊括世界科幻文学作家代表作品,被认为是“科幻文学的全景观叙述”。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20
查看原文
科幻·奥运·竞技 ——科幻奥运书写管窥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当地时间8月11日圆满闭幕,中国在巴黎奥运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为期15天的奥运会中,运动员们超越生理极限,奋力拼搏,打破世界纪录;亿万观众在全球各个角落为健儿们呐喊助威。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观众的盛宴。科幻视域下的奥运想象在展现创作者个人关怀,讨论运动员个人生命历程、职业生涯与国家荣誉关系的基础上,将视线延伸到更远:在竞赛和追逐奖牌之外,运动员应当如何追寻生命的意义?在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之外,竞赛的意义和真正的体育精神是什么?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20
查看原文
如何理解科技进步的人文内涵 —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的样式和前景
科技进步之所以是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共同体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不仅仅是因为其中呈现了众多直接改变我们生产生活的科技产品,更是因为其中的科技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诱导出的种种之前人类没有涉及的领域。科技不是一种可以用完全精密预测和强力控制可以实现进步和修补的——因其主体的多元和数量的庞大,做到这点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把科技的人文性归还科技本身,让科技服务于人,并因为人本身需求随时变化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还有科技带来的社会效应如何评估,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恰当的回答。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20
查看原文
黄鸣奋丨从天涯比邻到天体比邻:科幻电影美学新范畴
文章从科幻电影美学角度,探讨 “天体比邻” 这一概念。文章指出,“天体比邻” 由 “天涯比邻” 引申而来,可从社会、产品、运营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包含九种创意。在社会层面,涉及人类宇宙志向、地外生物想象及星际联系;产品层面关乎交通工具、理念投契和媒体功能;运营层面则体现在艺术技巧、移民文化和怀旧情感上。这一范畴不仅能解释科幻电影的审美心理,还可作为中国科幻情境下的话语和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科幻电影的内涵,具有研究价值。
信息源:江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2024-09-20
查看原文
以科学激活文学写作
科学研究领域,科学普及工作和科普写作者,比起精英科学家较少受到科学史家的关注。而在文学领域,近些年科幻文学持续升温。科幻文学及其IP衍生文化产业受到热烈关注。与之相较,科普文学的文学边界则相对模糊。某种意义上说,科普文学是比较通俗的说法,它应该属于更大领域的科学写作。在世界范围内,科学写作有其历史。启蒙运动时期,科学教育与“心智培养”等信念联系在一起。及至今天倡导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时代,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性重提且愈加重要。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20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 |《飞》:来梦星养殖恐龙!
《飞》2024年10期已推出,设有“恐龙牧场”“星语星愿”“幻想CLUB”等栏目。“恐龙牧场”带读者游览梦星气龙养殖区;“星语星愿”有《会跳舞的木头人》等故事;“幻想CLUB”介绍南希·克雷斯;“世界科幻”登载《轻舞飞扬(上)》。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4-09-19
查看原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幻产业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模式探析
科幻产业作为一种融合文化与科技元素的新兴产业形态,对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城市经济转型以及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是新质生产力天然的“源头活水”。中国科幻产业初步形成以京津、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化发展格局,且呈现基于科技创新发展、消费市场驱动的集聚发展态势。
信息源:科幻研究 2024-09-19
查看原文
人工智能与国家建构:德国政治话语中的未来框架
本期刊出专辑第二篇《人工智能与国家建构:德国政治话语中的未来框架》。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幻作品中对未来政治、工业与劳动者生存状况的书写。在为作者构想中的光怪陆离的AI世代叫好的同时,不妨了解当前政治话语中的未来建构,从而对科幻推演中的“变化”拥有更敏锐的嗅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9-19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第243期)|邓舒恺:漫长稀缺的点评和反馈依然是新
邓舒恺初中开始接触科幻,去年较多关注,他认为科幻具有与现实若即若离的暧昧性,尝试科幻写作是因其约束条件与幻想要素,他喜欢《呼吸》《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等小说,认为好的科幻作品应具备完整、一致、逻辑、协调等特点。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09-18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