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AIGC时代,网络文学要以内容为支撑求新求变
9月3日上午,37名网络文学作家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发展对网络文学创作的影响、人机协同创作的可能性、网络文学作家如何面对技术变革等话题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作为特邀嘉宾参加论坛。论坛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主持。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04 查看原文
推动科普科幻文学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科普科幻文学是连接现实与未来的桥梁,优秀的科普科幻文学作品不仅能带给读者心灵上的震撼,更能引发大众对人类命运、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9月3日上午,在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平行论坛“科普科幻文学创作前景”上,与会的青年作家、评论家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论坛由中国作协社联部权保处处长孟英杰主持。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04 查看原文
探索科幻文学的新表达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文学工作者,我们肩负着扎根人民、开拓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青年作家,我深刻体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有机会深入基层,亲身感受鲜活的群众生活,捕捉时代的脉动。这些经历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04 查看原文
陈广兴 | 看见中国科幻的“不可见”诗学
文章指出,宋明炜的《看的恐惧:中国科幻小说诗学》是中国科幻小说研究的重要著作。一方面,它梳理了中国科幻新浪潮的历史,涵盖发展历程、众多作家作品及不同地域的创作,还将新浪潮与中国科幻及文学历史相联系;另一方面,提出 “不可见” 诗学,把科幻小说定义为对不可见之物的独特叙事和话语操作,这种诗学不仅用于解读科幻作品,还可审视严肃文学、理解现实世界;此外,书中展现了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能从文本归纳规律,还将阐释学研究与修辞性阅读相结合。文章认为该书从历史、诗学和文本三方面来看都十分优秀,值得关注。
信息源:近代学术 2024-09-04 查看原文
怪谈VS科幻:清如许,活水来
文章指出,怪谈文学源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和思考,如西方的《吉尔伽美什》、东方的《易经》和《山海经》等都是其源头,其中包含诸多怪谈元素。科幻文学则兴起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是人类对宇宙的理性思索。二者从起源发展到后来相互影响,不少作品兼具怪谈与科幻元素,如《喀尔巴阡古堡》《化身博士》《怪形》等。文章还提及新怪谈科幻这一文学现象,以《遗落的南境》等作品为例,展现其独特的恐怖元素。整体来看,文章梳理了怪谈与科幻文学的发展脉络,阐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信息源:小说月报 2024-09-04 查看原文
电子游戏与民间文化再生产——以暴雪娱乐系列游戏中的职业玩法
文章以 “民俗主义” 为理论视角,探讨暴雪娱乐系列游戏中 “萨满祭司” 这一职业玩法对民间文化的再生产。文章首先阐述 “民俗主义” 概念,指出电子游戏已成为民间文化民俗主义化的重要载体。接着,从词源考证、形象塑造、游戏再生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其在游戏中的狭义与广义含义;剖析萨尔和努波顿等角色形象与现实萨满的对应关系;文章认为,电子游戏通过多种手段改造民间文化,使其融入游戏世界观,提升玩家沉浸体验,且民俗主义现象需从世代特点、接触顺序和技术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
信息源:民间文艺论坛 2024-09-03 查看原文
在火星写地球的故事
作家莫言在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中的发言,提出自己对于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变化的思考。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9-03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4年8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4年8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奖项评选、讲座开展、论坛举行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9-03 查看原文
新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陶瓷增韧增塑,让陶瓷变得可拉伸
陶瓷在生活与高科技领域应用广泛,但因其内部结构特性而易碎。2024 年 7 月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成果,以金属钼为基底外延生长氧化镧陶瓷,借金属位错提高其延展性,有序界面使金属位错能传递至陶瓷,实验表明该材料室温拉伸形变量可达 39.9%,强度约 2.3GPa,此突破可解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多领域陶瓷应用的问题,推动材料科学发展。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09-03 查看原文
活动回顾 I 穿越时空:青少年历史科幻创作圆桌会
。8 月 10 日,宝树、张冉等多位科幻文学领域的知名人士与青年创作者围绕历史科幻概念与发展、创作经验、高校科幻活动等话题展开交流。宝树认为历史科幻能挖掘历史,创作可从全球取材,还对青少年创作者提出了时间规划、题材选择等方面的建议;张冉强调历史科幻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认为其创作门槛较高;岑叶明从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分享了创作经验;史雨昂介绍了中长篇和短篇创作的要点;厉海川分享了将专业知识融入创作的经验;王孜轩提出发掘历史细节的方法;韩思颖介绍了创作灵感来源并推荐了相关作品。
信息源:太行科幻 2024-09-02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