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李佳|场域竞争与文化创新:场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科幻文学
中国科幻文学历经百年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多个场域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和性质的文化变迁与创新。文学场的竞争与文化创新受到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的多重推动,在这种场域竞争的状态下,中国科幻文学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文化创新道路。本文结合布尔迪厄场域理论,深入研究中国科幻文学生产场与权力场之间的关系,理清中国科幻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文化进程,进而考察当代中国科幻文学在各个场域内的竞争性与文化创新。
信息源:科幻研究 2024-09-02
查看原文
吴静 | 关于后人类情境中增强技术重置生命边界的哲学反思
文章指出,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增强技术重塑身体和意识观念边界,强化了 “后人类” 在存在论层面的讨论。后人类身体的物理边界消融,成为由连接形成的生命组织系统。同时,增强技术应用的目的和边界成为伦理关注焦点,其边界的不确定性带来诸多争议和难题。此外,技术无意识影响着技术 - 人、技术 - 社会关系,一些对技术的乐观设想存在未经审视之处。文章认为后人类主义应重置问题式,以对称性人类学重新描述人类存在方式,重新思考生命形态和人类自身的基础性问题。
信息源:数忆苑 2024-09-02
查看原文
晚清科幻小说《新石头记》:贾宝玉与未来世界的奇妙相会
这部小说是《红楼梦》续书,却另辟蹊径,以贾宝玉 “穿越” 到 1901 年后的见闻为主线,前半部分描绘晚清社会的愚昧孱弱,后半部分畅想了一个军事、科技强大且秉持儒家仁义的理想社会。文中着重阐述了小说里新奇的科技元素,如 “验性质房” 借助科学技术检测人的性质,虽有科学万能论的局限,但体现了对科学的向往;“司时器” 按中国计时方式报时,且具人形外表和精湛发音技术;“四季公园” 运用化学手段改变自然环境;“飞车” 的设计及对航空管制的设想贴近当下技术水平。
信息源:澎湃翻书党 2024-09-02
查看原文
黄鸣奋|能动与受动:科幻电影评价的媒体性标准
文章指出,科幻电影与媒体存在三重关系,可从能动性、受动性、综合性三个角度进行评价,进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在能动性方面,科幻电影作为传播科技知识、树立国家形象和进行心灵沟通的媒体,对应科学性、实力性、共同体标准;受动性上,其依托艺术媒体、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传播,相应的评价标准是技术性、言论性、效果性;综合性层面,科幻电影作为描绘媒体的元媒体,具有前瞻性、批判性、反身性标准。文章通过对这些标准的深入剖析,为科幻电影的评价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理论框架。
信息源:艺术学研究 2024-09-02
查看原文
新突破!中科院开发出生物基新型超高选择性海水提铀材料
随着陆地铀矿资源稀缺,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发出新型海水提铀材料。因海水中铀量巨大但提取困难,该团队利用海藻酸钠和 DNA 制成 “SA - DNA 水凝胶微球”,其对铀酰离子选择性是钒离子的 43.6 倍,且原料廉价、环境友好、机械强度好、可回收,最大吸附容量达 189.5mg/g,制备简单易规模化生产,还可能用于提取其他金属离子,为海洋资源利用带来新希望。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09-02
查看原文
科学家培育出“迷你大脑”,最终会产生意识吗?
科学家通过体外三维培养多能干细胞或成体细胞培育出脑类器官,其研究进展迅速,但与真实大脑存在差异,如生长受限、缺乏感知输入等。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脑类器官不会产生意识,不过也有不同观点,且一些实验已呈现出类似大脑有意识的特征。同时,脑类器官研究引发了伦理问题,如意识定义与测量方法缺失、道德地位界定等,亟待确定伦理框架。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08-31
查看原文
发掘少儿科幻的教育价值——评科幻小说《爸爸的即时贴》
《爸爸的即时贴》讲述了一个三年级男孩朱小果跨越时空探秘古遗址的故事,通过儿童的视角讲述儿童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语言清新洗练,内容充满童趣,具有鲜明的儿童文学特征,充溢其间的科学创意和幻想既天马行空又有源可溯,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给予读者新奇愉快的阅读体验。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4-08-31
查看原文
《地火行天》| 陈舒劼:“他者”的挑战
多重文化因素合力推动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怪物想象的活跃。这批怪物形象呈现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文化语境中,文学对社会进化趋势下人类躯体形态、情感知觉、主体意识以及社会形态变异的好奇与忧虑。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在努力想象人类未来危机、指认怪物并持续分析怪物生产机制的过程中,也肩负着不断反思、突破既有认知框架的重任,正是这种文化使命赋予它们无限的生机。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8-31
查看原文
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想象”
中国网络文学的“世界想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其在古言现言、都市、游戏竞技、现实主义等各类题材中也都有表现,应成为中国网文海外传播时重要研究点之一。成功的国家文化传播,不仅要有成熟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也要有成熟发达的“世界意识”,才能更好地增强传播吸引力、拓展传播容量。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8-30
查看原文
科学家从枯枝落叶发现全球变化的痕迹!
自工业革命后,人为因素影响环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分解作用受关注。研究表明气候、分解者和凋落物质量是其主要调控因子,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对 62 种温带森林木本植物凋落物进行 10 年实验,发现前期高氮凋落物分解快,后期因微生物产物积累抑制分解,且对不同树种及世界范围内寒温带和温带森林研究均显示氮含量与剩余质量呈正相关,现有生态模型需据此修正,还有诸多相关问题待科学家探究。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08-30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