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潘海天:《莫比乌斯时空》是一座迷宫
潘海天评价顾适的《莫比乌斯时空》。他认为该书似迷宫,结构是阅读关键,其作者顾适身为建筑师,对故事结构有独特偏好。书中 15 个故事涉及多种未来时空,聚焦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如《赌脑》《嵌合体》等展现相关技术带来的影响,体现对技术的爱与惧。顾适的叙事古典,兼具科学与人性,虽故事残酷,但对普及科技影响有意义,有望“出圈”,受多位名家推荐。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4-26 查看原文
育豹:首次推出法国科幻小说的内幕
当年出版《凡尔纳选集》时,曾借“向科学进军”的东风,使这套书得以在青年一代中广为流传。现在,虽说科学技术的惊人发展,早已超过了凡尔纳最大胆的预言和最惊人的想象,但是,凡尔纳作品中的那些主人公,为科学、为理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不是仍然能鼓舞和激励人们为科学献身,为祖国兴盛而奋斗不息吗!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4-26 查看原文
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专访林天强
林天强履历丰富,在科幻、影视、文化创意、城市经济规划等领域均有所建树,如参与创办全球华语科幻电影星云奖、规划 798 艺术区等。访谈中,他从科幻创作和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对瘟疫的看法,认为瘟疫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在神话和科幻作品中都有体现,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产生诸多影响,如推动文艺复兴等。他还设想未来瘟疫可能智能化,最担心人为瘟疫打破与人类的平衡。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4-25 查看原文
《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专访系列之English、Gong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于12月21日正式开幕。今年深双分为两大板块,主板块“城市升维”展场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由孟建民院士及法比奥·卡瓦卢奇团队策展,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教授担任联合策展人。团队由知名建筑师、艺术家、电影人、作家、博物馆研究员等跨国、跨领域成员构成,以一种全新而深刻的方式切入本届双年展。今天为大家带来艺术家Jayanne English、Emily Gong专访。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0-04-25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欧阳晨星:写作的动力源自表达有趣的问题
欧阳晨星高中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大学参与了多个科幻社群的征文活动,其创作动力源于表达自己思考的有趣问题,科幻是他表达问题的常用载体 。在创作理念上,欧阳晨星表示难以违背自己的思路去迎合读者喜好,他认为将自己的思考与读者能体会的内容相联系是一种有趣的探索 。他喜爱特德姜、泽拉兹尼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在表达方式上对他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影响 。欧阳晨星写作节奏随性,曾在星火杯征文中因拖延导致最终版本在短时间内赶制出来 。谈及对文学的理解,他认为不必纠结于 “文学” 的定义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4-24 查看原文
【SFW新刊速递】《科幻世界》2020年4期
《科幻世界》2020年4期发布,本期内容丰富多样。《爱因斯坦的诅咒》(下)揭晓故事结局;《深渊尽头》聚焦太空矿工生活细节;《还魂》以非人的视角带来别样感受;“世界科幻”《神经网络改造》演绎独特篮球故事;“经典新读”栏目开篇选登谭楷的《死神的吻》;《普朗克魔术》充满硬核物理元素。此外,“惊奇档案”和“科学”栏目也带来新鲜内容,为读者呈现一场科幻盛宴。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4-24 查看原文
《西部世界》的对手来了,也许能跻身年度科幻最佳行列
如果你是科幻死忠、湮灭铁粉,可以收下这部科幻佳作。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0-04-24 查看原文
《杀梦Ⅰ》:拼凑的概念,混乱的世界
Sailingfan 评小黑的《杀梦Ⅰ:零镜之门》。女主宁恢诺因亲人离世情感淡漠且无梦,后卷入与哥哥相关阴谋,涉及诸多科幻元素。此作虽有野心构建世界观,但科幻点子繁杂陈旧,“零镜之门”缺乏存在感。剧情枝节过多,主线不明,人物纸片化且情感戏生硬。叙述手法也显生硬,多靠对话揭示概念。整体是新作者的不成功尝试,望后续改进。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4-24 查看原文
请给“科普文学”一席之地
谈起科普,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所谓科普作品就是科技知识浅说文章的代名词。在中国,以《十万个为什么》作为经典的科普作品,几乎已经成为整个科普文章的总代表。但作为科普作家对当下科普创作的情景,却充满了危机感。一方面科普小品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幻小说又不能解决当下问题,那么,既具有文学作品魅力的特点,又可以适时满足受众科技知识需求,并提高科学素养功效的“科普文学”,也就呼之欲出了。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4-24 查看原文
太空旅行会改变人类大脑
研究人员长期探索太空飞行对人体的影响,最新研究发现太空飞行会以特殊方式影响人类大脑。对 11 位宇航员的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微重力环境会使大脑肿胀、脑脊液体积增大、脑垂体受压迫变形,这可能导致宇航员视力问题,且返回地球一年后这些现象仍存在。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应对策略,如模拟旋转空间站、设计专业防护服等。该研究成果发表于 4 月 14 日的《北美放射学会杂志》。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4-2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