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探寻科幻小说的阅读路径
《海底两万里》作为学生接触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具有激发想象力和探索科学兴趣的教育价值。为此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先通过 “识人助读” 了解作者,再引导学生运用精读、略读、速读、浏览等方法梳理情节,绘制脉络图。之后通过为人物写颁奖词、圈画科幻事物等活动,让学生感知科幻小说的人文思考和科学性。最后对比电影与原著,强调阅读原著的重要性,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4-24
查看原文
天地志 | 能读懂你的AI即将到来
新闻关键词:迄今为止/自传最快/恒星 /北斗系统/“人鼠杂交体”/人工智能解码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4-23
查看原文
克苏鲁神话在亚洲
随着近几年“克苏鲁神话”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并且开始加入这个大规模的:传播科普、本土化、再创作的活动当中来。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克苏鲁神话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标签——当然这只是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国内来说。
信息源:机核网 2020-04-22
查看原文
大教堂和飞鸟:评《莫比乌斯时空》
HeavenDuke 评顾适的《莫比乌斯时空》。将书中作品类比《修道院纪事》的大教堂和飞鸟意象,有精心构建与灵光闪现之作,如《嵌合体》比同名作更出彩。部分作品具游戏性,像拼图般需读者梳理,但解后回味不足。作者对女性刻画深刻,后续作品如《为了生命的诗和远方》等在维持故事水平同时关注深层内容,调和技法与灵光,书很真诚,展现作者成长反思。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4-22
查看原文
《莫比乌斯时空》科幻小说评论
HeavenDuke 评顾适《莫比乌斯时空》中的小说。《莫比乌斯时空》故事精致,结构实验性强但角色动机缺,《嵌合体》多线成熟有悬念。《强度测试》《A 计划》点子化但缺系统原理描写。《倒影》将时空与人物结合。《娜娜之死》呈现儿童宠物化现象。《赌脑》古典推理结合有问题。还有多篇各有优劣,如《最终档案》探讨选择,《为了生命的诗与远方》自然顺畅等,题材多样,各具特色与不足。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4-22
查看原文
《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专访系列之李汭璇、张梦尼、宋卓希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于12月21日正式开幕。今年深双分为两大板块,主板块“城市升维”展场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由孟建民院士及法比奥·卡瓦卢奇团队策展,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教授担任联合策展人。团队由知名建筑师、艺术家、电影人、作家、博物馆研究员等跨国、跨领域成员构成,以一种全新而深刻的方式切入本届双年展。今天为大家带来艺术家李汭璇、张梦尼、宋卓希专访。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0-04-21
查看原文
安迪斯晨风:未来的一百万种可能
顾适的《莫比乌斯时空》是聚焦未来的短篇科幻集。在 2020 年现实充满变数之际出版恰逢其时。书中 15 篇小说涉及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热点技术,探讨未来生活及科技引发的思想、伦理、法律变革,如《嵌合体》《赌脑》等篇目情节引人深思。其故事从新奇“点子”出发,有严谨也有脑洞,展现人性幽微,文风正统,受名家推荐,能唤起读者科幻阅读的初体验,值得关注与讨论。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4-21
查看原文
黑客能入侵你的梦境了!MIT梦境实验室开发出现实版“盗梦空间
麻省理工学院(MIT)梦境实验室开发出可通过声音和气味改变梦境的设备,试图证明入侵梦境能让人们在醒来后受益。梦境实验室成立于 2017 年,其研究员 Adam Horowitz 开发的 Dormio 手套式设备,能跟踪睡眠阶段并播放音频提示,实验表明这不仅能改变梦境内容,还能提升用户在创造力任务中的表现;Judith Amores 的 BioEssence 可穿戴气味扩散器,能在睡眠特定阶段释放预设气味,增强相关记忆,或可用于改善创伤记忆。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4-20
查看原文
《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专访系列之野城
野城,旅法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诗人,评论家,未来学家,野城建筑事务所(Wild City Factory)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赴法考入巴黎建筑专业学院(ESA)。先后在多家国际前沿建筑事务所工作,曾任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研究员,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首位获得法兰西学院“青年艺术家奖”的中国人。作为年轻一代建筑师和策展人,致力于打破建筑、展览、艺术、文学与设计的界限,并以跨学科、跨疆域的设计比较学方法进行跨界创作与策展实践。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0-04-20
查看原文
科学百科 :海洋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观点认为地球由太阳抛出物质生成,冷却后大气层水分凝结成雨形成海洋,但这一说法已被否定。如今科学家认为,地球由物质微粒聚集而成,形成初期因温度高且质量相对小,大气和水蒸汽都跑掉了。之后,地球岩石物质中的水分和气体,在地球重力及内部温度升高的作用下,从岩石中逸出,水蒸汽冷凝后形成海洋,也就是说海洋是从地球内部生成的。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4-20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